在养猪生育过程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怎样才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呢?
1、母猪产仔时接正常规程接产,在哺乳前先用百分之零点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把母猪的乳头洗净并挤掉积奶,然后用盆或桶盛装5公斤45摄氏度至50摄氏度的温水,在其中加入5克高锰酸钾(以水溶液呈浅红色为宜,千万不能加大浓度,以免烧伤仔猪的皮肤),随后将仔猪逐头泡入热水中,水浴过程中使其头,鼻露出水面,一边泡一边擦洗。待每头仔猪洗泡1分钟后将其抱出擦干,放到母猪身边吮初乳。若进行热水浴时气温较低,应把室温调高一点,以免仔猪感冒。
2、搞好产后护理。在仔猪产出后,应立即用棉干布或毛巾清除口鼻及全身的黏液以防止窒息,然后将脐带中血液推回体内,距腹部4厘米处用碘酒浸泡过的细线结扎并剪断,再以浓度为5%的碘酒消毒。其次,在全窝仔猪生产完毕后,要及时剪掉仔猪的尖牙。并在吃初乳前灌服抗生素(蒽诺沙星)。
3、适时补料、给水。仔猪生长快,出生7天,体重即为出生时的2倍,母猪在泌乳3周后,其泌乳量和营养都会逐渐下降,而生长中的仔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却愈来愈多,故应用人工补料来补充猪乳量不足,通常在5-7天开始补料,要注意饲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注意蛋白质的质量,同时供给充足的饮水。